8590am海洋之神官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8590am海洋之神官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第一节 总则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以及安徽省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院长;副总指挥:常务副院长。

2.办公室医务科:组织相应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筹备必要的抢救器械、设施。急救中心负责开辟抢救场地,协助现场处置,医疗救护。

3.护理部:组织相应专业护理技术人员,筹备必要的护理抢救物品。

4.感染控制科:组织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卫生防护工作,监督传染病源的消毒隔离及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

5.药剂科:负责相关药品的紧急购入,保障药品的供应。

6.总务科:负责相关医疗设备的采购、维修及使用协调工作,保障临床所需相关物资的供应。

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 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四、医务科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天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 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告内容包括:1.病、伤人员数量。2.病伤情况。3.参与救治科室。

二、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根据职责迅速向主管院长汇报。1.突发事件的性质。2.病、伤人员数量及病、伤状况。3.参与救治科室。4.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

三、主管院长亲自或委托医务科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务科定期向全院通报疫情。

五、医院指派医务科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或疫情,上报保卫科负责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散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发现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aids、炭疽的患者、病源携带者以及疑似病人。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4.发生或可能发现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5.发生剧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丢失。6.接诊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员、保健对象、大型活动的特殊情况、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群体患者。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院感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传染病预警机制

1.全院及各部门,为了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2.预警分级

1三级预警:外地出现疫情,本市无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由医务科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采购中心及总务科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备。

(二)二级预警:本市出现疫情,本院接诊疑似或确诊病例,未开放隔离市时,做好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预防科和防疫站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指导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一级预警:全面启动本预案,开放隔离市,整合医疗资源,停止探视。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五、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六、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科学性及完整性。七、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治市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八、SARS及肠道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标本。

十、未经批准,病人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置。

十一、在市疾控人员到来之前,防疫站会同保健科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划定对象,与医务科等相应部门共同实施监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五节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四、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及严肃性。六、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组织无关人员进人救治市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七、按照统一要求,主治科室负责在患者左胸前分别挂上相应色带(死亡为黑色;轻、中、重伤为红、黄、蓝色色带)。

八、对于需手术治序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大手术室进行,并根据需要开放门诊科室手术室。

九、血库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保证血液供应。积极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六节 保障工作

一、人力资源保障

1.派出人员的统计及分类管理。

2.调配院内人力资源。

3.兑现奖惩。

二、信息保障

1.档案室负责收集相关疾病的最新态势,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诊序方法。

2.计算机中心维护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准确,运行正常。

3.档案室随时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填写表格,进行上报。

三、设备保障

1.总务科、器械科保证重点部门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2.随抢救进程及时提供所需设备。

3.随时进行抢救设备的现场维修。

四、后勤保障

1.总务科科保障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

2.保证电力、热力、通风、水源的供应。

3.保证通信畅通,并具有随时增加通信的能力。

4.保证运输车辆的完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用急救车。

5.保证临时设施的建设。

6.总务科保证参与抢救人员的膳食供应。

7.总务科保证医务人员临床使用衣物的及时洗涤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划定隔离市时,保卫科及时提供人员,并设立专人进行保安,阻止无关人员进人隔离市,患者及可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救治市域。

2.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时,保卫部门必须及时对电力、热力及通讯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3.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实施对嫌疑人的监控。

六、生活保障

1.院办、党办负责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医务人员家属的解释与安抚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的食宿及身体健康。2.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食宿及身体健康。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是指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当出现此类事件时,医院应紧急启动此预案。(一)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报告1.感染控制科接报出现疑似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时,应迅速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2.在主管院长指挥下,经医务科、感染控制科联合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如病原体为绿脓杆菌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4.出现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时,应采取下列感染控制措施:(1)主管院长接报后,迅速组织医务科、感染控制科开展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证,使感染控制有序、高效展开,将受感人群缩小到最低范围。(2)相关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落实感染控制措施。(3)检验科负责联络各种病原学检测。(4)感染控制科流行病学调查步骤:a.证实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如果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为医院感染突发事件。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认真填写调查表)。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的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隔离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受新病人。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在科室的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作出判断。f.出具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技术(一)建立院长负责制,由主要负责人主抓医疗(技术)风险工作。(二)医院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从工作环境、技术力量、设备购置、资金投入、分配形式上,给高风险,高科技,高技术的科室照顾和支持。(三)设立医疗(技术)风险保险基金,为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投保。(四)对高风险的外科、妇产科医师实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不经准入的人员不允许从事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工作。(五)建立“绿色通道”,对抢救、入院,会诊等实行规范化管理,注重患者抢救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医疗急救网人员24小时处于临阵状态。(六)对急危症实行科主任负责制,需要会诊者,立即通知医务科,由医务科集中院内外权威专家会诊救治,不得贻误患者病情。(七)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对超过本院诊治范围的患者,及时送至医联体成员单位救治。医疗技术损害应急预案(一)临床发现医疗技术损害,立即上报医务科和主管院长,医务科或主管院长10分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救治,把医疗损失弥补到最低限度。(二)发生医疗技术损害行为,医院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三)疑似输液、输血、注射、手术等引起医疗技术损害后果的,应当对实物或现场进行封存。(四)对发生重大医疗技术损害的,由主管院长和医务科统一协调指挥,全院车辆、药品、设备、人员必须统一听从院内指挥和调度,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违抗或懈怠。(五)对重大医疗损害技术行为,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应当在12小时内向市卫计委医政科报告,在调查,核实后派专人向患者家属通报,解释。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行性感冒防治应急预案

 

  • 目标与原则
  1. 目标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测网络报告,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部门间协调,及时沟通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SARS疫情,控制SARS疫情蔓延,防止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 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 监测与报告
  1. 按照市卫计委转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的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的SARS首例病例,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文件中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2. 发现流感首例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发生流感暴发疫情时应在1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 指定防保科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上报市卫计委、防病站)。
  • 预防和控制
  1.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电子滚动屏幕、宣传橱窗等开展向社会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SARS、流感和流感的认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发现SARS和流感预警病例后,立即医院发热门诊。
  3. 参与临床救治的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4.防保科负责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
  4. 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 医疗救治
  • 病人的诊治
  1. 配备有一定经验的,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甄别和鉴别诊断。
  2. SARS和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转送由医务科统一负责。
  •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要求,做好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 预警和应急发布预警的判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响应
  • 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
  1. 分析疫情趋势,判定工作方案认真总结SARS防治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分析疫情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
  2. 组织保障医院成立SARS和流感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SARS和流感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管理工作。成立专家救治组和救治队伍。
  3. 做好物资储备做到防治人员、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到位。防治人员、防护设备、消毒器械防治人员
  4. 技术培训对全体卫技人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及防治规范性文件的学习,SARS、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治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市设置及操作规范等。

七、监督管理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小组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与义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对各科室SARS和流感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

 

根据《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为加强我院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做好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 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
  1. 在中医院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坚持统一领导,密切配合,严格控制,做到“四早”,做好我院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2.成立中医院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院人禽流感防治的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物资储备等工作,并成立人禽流感防治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医疗救治、信息管理、疫情上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

二、人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防保科负责人禽流感疫情日常监督和管理,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时,由首诊医师立即上报防保科和医院主管领导,医院组织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成员进行进一步复诊,医院防保科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2小时内以电话和计算机网络形式上报市防病站,对首诊医师和科室要认真进行消毒隔离和防护。

三、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

1.组织开展对医疗、预防、行政管理人员的全员业务培训,并进行理论考核。

2.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工作。

3.首诊医师实行首诊负责制,对疑似人禽流感病例,做好登记工作,并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认真询问有无病患或疫市接触史,做到“四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做好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医疗人员和医疗物资储备工作。

5.网络直报和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

6.全员做好人禽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7.利用简报、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8.做好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登记。

 

 

防治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医院成立“手足口病防治组”。由院长任组长,防治组包括儿科、皮肤科、急诊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医务科、防保科、感染控制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

2.导诊加强预检分诊,遇有发热,出疹儿童病人,直接引导到儿科就诊。

3.重点科室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儿科、皮肤科、急诊、五官科接诊手足口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密切关注,认真做好登记,上报医务科,院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对确诊或疑似病例按照程序及时转往上级专科医院。

4.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儿科、急诊、、五官科诊室注意环境卫生,增加环境消毒频次,每日两次含氯制剂擦拭环境表面。加强通风,听诊器用后碘伏擦拭消毒,压舌板用后充分消毒后高压灭菌,并做好消毒监测工作。

5.医务人员加强洗手,每处理一个病人后要按照操作规范洗手。

6.保洁工作人员要作好全院环境的卫生,特别注意卫生死角、厕所等重点部位。

7.内科要做好宣教,病市护士要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品送到各病室床头。

8.加强疫情报告,各科室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人必须及时报告防保科,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如发现多起病例连续就诊,必须及时上报医务科及主管院长,并在2小时之内报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

9.总务科加强食堂工作的监督,并做好消毒物资的储备。

10.医务科、感染控制科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并根据疫情的发展和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应急措施的调整及培训。

 

 

突然接收大量病人事件应急预案

 

.急诊科在接收群体消化道传染病或集体食物中毒患者,在进行抢救治疗的同时应电话报告院办或院行政值班。

.院办室或行政值班人员接报告后,立即通知院突发公共事件管委会主任及疫情抢救组,同时负责通知市卫计委疾控中心。

.突发事件管委会主任及疫情抢救组接报后,应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实施抢救。

.急诊科当班医师应立即请二级班医师到场指导抢救,根据病情轻重采取急救措施,抢救危重患者,坚持到疫情抢救组及市防病站到达现场,进行标本采样并统一组织抢救治疗。

.需增加护理人员时,立即通知护理抢救组参加抢救。

.需批量(10人以上)接收病人住院时,可通知相关科室转移现住恢复期病人,开设抢救病房实施有效抢救。人或伤、重大伤亡事件(死亡3人或伤、亡超过6人)重大伤亡事件

1.急诊科接诊后在进行紧急救治措施的同时应立即电话报告院办室或行政值班人员。

2.院办室或行政值班人员接报告后,立即通知院突发公共事件管委会主任及外伤抢救组,同时负责通知市卫计委办公室。

3.院突发公共事件管委会主任及外伤抢救组接报后,应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实施抢救。

4.遇重大伤亡事件,在外伤抢救组未到现场之前,急症科向院办室或行政值班人员报告的同时,联系当班外科医师先对伤员进行伤情判断分类,对危及生命的病况给予紧急救治,如:止血、包扎、固定骨折部位、止痛、抗休克等,坚持到医院外伤抢救组赶至现场后,再由抢救组组长统一指挥组织抢救。

5.需增加护理人员时,立即通知护理抢救组参加抢救。

6.需批量(10人以上)接收病人住院时,可通知相关科室转移现住恢复期病人,开设抢救病房实施有效抢救。

 

 

突发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发生地震灾害时对患者、陪伴家属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抗震救灾,保护所有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灾情判断当发生强有感地震时,可能出现房屋晃动、吊灯摆动、物品移动、照明电源中断、通讯联络中断、电梯停运,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秩序混乱、拥挤、踩伤、摔伤、砸伤、人员被困等情况。

(二)组织指挥体系指挥部总指挥:院长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成员:院办室主任医务科长总务科长总护士长

(三)应急程序

1.全体职工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委会人员必须以最快的方式赶到医院,根据现场职务高低依次负责组织抢险救灾。

2.院办室或医院行政值班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委会主任报告,并通知抗震救灾抢救组。

3.抗震救灾抢救组成员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解救伤员、尸体保管。

4.抗震救灾物资(铁锹、镐、铅丝、手电、钳子等)平时存放在后勤库房“救灾物资专用架”备用。

(四)疏散程序方针原则: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震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1.指挥员立即到达指挥位置行使抗震救灾指挥权。抗震指挥部位置:院内空地临时指挥部

2.总指挥抗震救灾时在医院的职务——最高领导。白天:院长、副院长,依次类推。(下同)夜间:行政值班、二级班医师。病市指挥:白天:科主任、护士长。业务副院长夜间:值班医师、护士。

3.各病市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远离玻璃门窗、吊灯等头顶上的装饰物,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坚固的床下、桌子下或墙角,关闭空调、照明电源,保护好患者,防止发生患者跳楼摔伤、电击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4.手术室医务人员停止手术,坚守岗位,按急救处理原则用无菌物品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并将手术患者转移至远离玻璃门窗、头顶无装饰物的无菌安全地市,保护患者体位,使用简易呼吸器,保证患者吸呼道畅通,静脉通道畅通,地震停止,继续实施手术。

5.对病房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医务人员应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守候在患者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证患者呼吸、血压正常,静脉通道通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6.门诊医务人员立即停止各种检查,坚守岗位,关闭各种仪器及电源。将病人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办公桌下、床下及墙角处防止砸伤。

7.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锁好门窗,就近隐蔽在安全市。

8.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到达指定位置,接受指挥部的领导、调遣。

9.药库、药房工作人员锁好门窗及毒麻、贵重药品,防止被盗、丢失,就近躲避在安全市,震后及时检对,并将情况报指挥部。

10.节假日及夜间地震时,各级指挥员应迅速到达医院,组织指挥抗震工作。

11.各病市指挥员、医院总指挥在得到上级、地震局确有大震的指令或大地震已经发生时方可下令疏散住院病人。

12.各病市医务人员、保卫人员,未得到总指挥下达的撤离命令不得擅离工作岗位,要忠于职守,履行职责,保护病人生命及国家财产的安全。

(五)震后措施

1.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2.医务人员对本病市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病市地震中病人情况向医务科汇报。

3.财务科人员及时核对账目,向科长汇报,科长将账目情况向院长汇报。

4.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辖设备全面检修,恢复正常运转

5.各要害部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灾后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院长。

6.医护人员除对住院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社会因地震受伤及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