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医院知识库

knowledge base

淡竹叶


中药名:淡竹叶(药用部位:茎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头,须根中部膨大成纺锤形小块根。秆直立,疏丛生,具56节。叶鞘平滑或外侧边缘具纤毛;叶舌质硬,褐色,背有糙毛;叶片披针形,具横脉。圆锥花序分枝斜升或开展;小穗线状披针形,具极短柄;颖顶端钝,具5脉,边缘膜质;第一外稃顶端具尖头,内稃较短;不育外稃向上渐狭小;雄蕊2枚。颖果长椭圆形。花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坡、林地或林缘、道旁庇荫处。
资源分布:明光野生分布较少,老嘉山有几处成片生长。
采收加工: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长2575厘米。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13.5厘米;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功效主治:甘、淡,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注评:《神农本草经》将“竹叶”(淡竹叶)列为下品药,但据考证,《神农本草经》所列的“竹叶”实为禾本科刚竹属淡竹等的叶,而非淡竹叶属来源的淡竹叶。

相关附件